第三四〇章:粤州中学(1 / 2)

大时代1977 宁中南 2421 字 2021-12-28

“小光,粤州中学这个名字,确实不错。”费振勋称赞道。

确实,香江地位比较独特,不过放到明清民国,它是隶属于东广省的,民国时期,有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八十年代,还有一部电影《省港旗兵》上映。

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江人一直把粤州视为东广省会,同时把香江视为东广省下面的一个特殊地级市。

取名叫粤州中学,不会引起香江任何人的抵触,同时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们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还有什么能比取名为粤州中学,更令人自豪。

同时,潜移默化的,引起学生对东广省的归属感。

你看都归属东广省了,东广省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岂不是说明,间接上,学生们有了对祖国的归属感。

林晓光笑了下:“粤州中学只是第一步,按照秦淮教育的规划,以后还会有中山中学、东莞中学、肇庆中学、清远中学、惠州中学,长沙、武汉中学、重庆中学、南京中学,甚至北京中学,部长你说好不好?”

北京两个字,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不独独是地理名词,还具有某种政治意义,当有一天北京中学名正言顺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而不引起人们的抵触反感,甚至发自内心的拥护。

香江算是真正回归了。

费振勋也想到最近传闻准备开启的中英谈判。

“不错,不错。”他点点头,又道:“这个项目做好了,意义非凡,我们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统战工作,这一点值得表扬,再接再厉。”

他很欣慰。

目前整个新界有100万出头的人,适龄儿童大概有30万以上,而这其中学校数量相当有限,粤州中学是仿照德明中学模式,幼稚园、小学和中学都在一起,以1000名学生算,新界则需要300所粤州中学。

这么多学校,东广省十几个地级市,全国几十个省会城市,上百个比较有名的地级市,估计光地名都够了。

这其实还是小事,大事主要是造价。

1000名学生的粤州中学,包含教学楼、住宿楼、办公楼和食堂,在人力免费,建材成本价的基础上,造价都要100万港元,300所,总共需要3亿港元,这并不容易。

华闰投资是否入股的关键时刻,这份教育计划,全港修建500所学校,总计5亿港元的投入,分10年完成,每年5000万港元的预算,成为打动华闰总经理的最后一根稻草,然后他才压下诸多反对意见,同意入股计划。

500所学校,50万学生,二十年内将影响25万个家庭,125万香江市民,四十年内将影响50万家庭,250万香江市民。

教育,从来都是百年大计。

入股换来的,就是秦淮实业,进入国内市场,确定长安、北平和深镇三个生产基地,在深镇秦淮股份有限公司下面,成立三个合资生产公司,同时以原有的盗版书销售渠道,成立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合资销售公司。

这小半年来,深镇秦淮就做了这些事。

秦淮食品、秦淮饮料倒是新开发了几种食品和饮料,秦淮餐饮以MSK快餐和COCO饮品,持续向港澳以及除大马嘉坡以外的南洋地区,进行扩张。

大马秦淮食饮,和嘉坡秦淮食饮,天南置业以10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其51的股份。

末了,秦淮实业上市之后,董事局作出决议,总公司向大马秦淮和嘉坡秦淮,分别拨款1000万港元和500万港元,分批拨付。

新成立的秦淮教育,斥资1000万港元,确定十所学校的项目,粤州中学作为加急,半年内完工,剩下的九所学校,预计三个月后陆续完工。

这十所学校,以及一千栋丁屋,都由华闰营造承建,罗耀国负责,同时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