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山村巨变(1 / 2)

没想到这猪生长速度还算可以,去年秋天到今年四月,八个多月猪生长到四百来斤,卖掉了。

偿还了猪仔钱,还剩下了三头肥猪的钱,存下了三贯多钱,有生以来第一次存钱。

张三有钱了,又买了四头小猪继续养。

现在三个孩子都有衣服穿,一家人都有饭吃,偶尔还能吃点肉。

张三正在猪舍打扫卫生呢,忽然里正小心翼翼的带着两个汉子进来了。

“张三,官府的人来看看你养的猪如何。”

吕布笑呵呵的问:“听说你养猪养的挺好,有什么窍门吗?”

张三激动的语无伦次:“我,我家就是孩子多。原来穷的吃不上饭,现在就是养猪种红薯、种土豆。红薯搭配着草料喂,长得很快。一个春天三个孩子都没闲着,每天去地里挖野草野菜。猪一半粮食,一半菜,明显的见长。”

吕布提议:“你这猪舍还需要改进一下,平常一定打扫干净,这样才能让猪健康成长。”

“好,我明白了。以后天天打扫,一定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其实没什么窍门,想要大富大贵很难,但是想要吃喝不愁没那么难,只要不发生战争,大环境安定,百姓还是很容易过上好日子的。

徐州下辖各郡,在新作物推广上还是很用心的。因地制宜各种新作物都得到了推广,现在已经到了巩固成果的时候了。

如今正是春季,小麦浇水、种植红薯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泰山郡南部山区的白彦,这里曾经是郡里最穷的地方,没有之一。

三年前,出门手里必须拿一把农具,因为狼太多了,到处都是,人民少而禽兽众。

刘老五是刘家沟的村民,今年三十几岁,上面两个两个老人六十多岁了,身体还不好。两个孩子十多岁,帮不了多少忙,不调皮就不错了。

家里只有十五亩山地,原来这一家六口是吃不上喝不上,借东家借西家,借的亲戚朋友都害怕啊。

但是这种情况从去年就改变了,先是刘老五走狗死运,居然抓阄抓到了一头黄牛,这牛官府也不是送的,而是分期买的,每年付一笔钱,三到五年还清。

刘老五家因为有十五亩山地,符合条件,去年领取了五亩地的红薯种苗。因为山地太过贫瘠,刘老五其实是没报多大希望的,这年月种庄稼可太难了,但是家里有牛了,浑身充满了干劲。

就和老婆孩子一起干,硬生生种了五亩地的红薯,刚开始两个月,这苗子生长缓慢,也不像样。

村里的里正经常喊刘老五,让他去除草、翻藤。

没想到一过雨季,几场大雨一下,红薯秧子爬满地了,想进地都难。

里正又说了,新鲜的红薯秧子可以做菜吃,也可以适当的切了晒干留着过冬吃,但是要少量,弄多了影响产量。

谁知道秋季的时候来了个大爆发,一开挖简直是惊呆人了,贫瘠的山地竟然亩产八千多斤,虽然这个产量比起平原好地来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对于刘老五一家那是巨大的喜讯。

红薯切片晒干,忙活了二十多天,留下一亩地的,剩余的红薯干全部卖给了酒厂,得了四千多文钱。

一下子从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变成了小有存钱的家庭。

刘老五可没敢花这钱,只留了点零头,四贯钱交了牛钱。

这么一盘算一亩红薯竟然能卖一贯钱,明年要是种十亩,牛钱就能提前还完了。

所以今年天气一转暖从把种薯拿出来育苗,到了四月初的时候红薯秧子就长出来了。

刘老五、媳妇、两个孩子,就连两个老人也出动了,一家人种红薯。

山坡上没有水种植红薯是很难的事情,老五用黄牛驮水,一家人一起动手,一天忙到黑也能种七八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