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李淳风的锦囊(1 / 3)

只见李淳风从屋里拿着龟甲已经出来了,陈宇忙挣脱了孙思邈,指着桌上的宣纸道,

“李史令可解开此题了?”

李淳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

“贫道愚钝,此题原是古籍中的记载,闲来无事,贫道便试着解上一解罢了。”

陈宇忙装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来,指着李淳风的草稿说道,

“李史令的解法似有些问题,不若某替史令解上一解如何?”

李淳风对于数学的兴趣不亚于观星,忙不迭的放下手中的龟甲,兴冲冲的说道,

“想不到都尉还有算术之才,难怪能做出算盘此物,都尉不知,此前用算筹之时,解题颇费时日,自打都尉的算盘问世后,但凡是日常算数课题,都便捷了许多。”

孙思邈一直在外地采药炼丹,对于算盘这个东西不是很了解,就算见过,也不会知道是陈宇做出来的,这会儿也凑过来道,

“哦?算盘此物老道也曾见过几回,想不到竟是都尉所制,呵呵,都尉深藏不露,叫老道愈发佩服的紧呐。”

陈宇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想只要别给老子看相,什么佩服不佩服的,叫老子给你们一人做一个算盘都行。

当即陈宇赶紧坐在李淳风的案桌前,先端详了一下题目,这大唐的应用题都是用的古文,陈宇好不容易才看懂。

大唐这会儿的普遍数学水平不高,国子监的保留题目便是鸡兔同笼问题,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监生只要会加减乘除,基本就能进国子监了。

这道二元二次方程题目,还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留下来的,祖冲之可算是华夏历史上了不得数学家了,基本小学生都知道,他已经算出了圆周率的前几位。

陈宇一看,这题目说的是将作监生产一批丝绸制品,每两尺可做上衣的衣身三个或衣袖五个,现在计划用132尺布,分别用多少布料可以做出成套的衣袖和衣身,以求最终能够成套。

方宇的初中几何学的不错,但是代数就差点儿意思,幸好他初中的时候上的是全市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他拿起笔来,在纸上写写画画,设x和y,再把方程式列出来。

李淳风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虽然他根本看不懂陈宇写的x和y是啥,但是对于他来说,解题的过程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陈宇努力的回忆着初中时候的数学课,这二元二次方程起码不是最难的,过了一刻钟,大约半个小时后,陈宇鼻尖上汗水已经渐渐沁出,把笔一扔,

“呼~这就对了,六十尺做衣身,七十二尺做衣袖便是了。”

李淳风一把抓起陈宇的演算草稿,细细研究了几分钟,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敢为都尉,这两个字符是何物?”

陈宇忙点点头说道,

“唔,这乃是大食国传来的文字,某只不过用来做个假设,史令且看,这是x,这是y,史令可用任意字符代替,只要最终算式成立即可。”

陈宇之前给国子监的算盘并没有包含阿拉

伯数字,但是李淳风到底是大唐有名的数学家,对于数字有着天生敏感,又拉着陈宇道,

“敢为都尉,这123,可是对应我大唐一二三之数?”

陈宇这才想起没给大唐人普及阿拉伯数字,忙点点头,又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12345等十个阿拉伯数字,稍作解释,又给李淳风科普了一下小数点,对于再深奥的数学,陈宇可就无能为力了。

“好啊,这可比之前的算法简单易学多了!”李淳风的理解能力那可是杠杠的,一下子就看出了阿拉伯数字的简便来。

李淳风一高兴,一把拉住陈宇的袖子,激动的差点把鼻涕抹在陈宇袖子上,

“陈都尉当真是神人也,我等佩服,贫道这就为都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