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章 唐三藏(1 / 3)

从腊月初九开始,李丽瑾使出浑身解数,不惜向李漱讨教侍寝的技巧,以求换得子嗣,每日吃过了晚饭,便拉着自家夫君求欢。

不管有没有用吧,反正陈宇是很受用,不光是李丽瑾,李漱也没落下,她和李丽质嫁给陈宇已经多年,陈礼都这么大了,自己的肚子却一点动静没有,难免有些着急。

贞观十九年正月初二,全大唐上到李二下到百姓,都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李二过完了腊月初八就启程去洛阳了,并下令敕建东都,原本历史上的东都是由李治下令建造的,如今却是稍稍提前了几年。

陈宇一家其乐融融的正围着火锅吃午饭呢,陈大急急忙忙跑进来一躬身,

“启禀殿下,宫里的张内侍来了。”

陈宇一愣,大过年的张贵过来干啥?抹抹嘴站起身,只见张贵一路小碎步,弓着腰走进来,笑眯眯冲他一拱手,

“奴家见过武安王,叨扰殿下用饭了。”

陈宇忙笑呵呵扶起张贵,

“张内侍多礼了,这大过年的,找孤王有事?”

张贵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普通的圣旨来,

“武安王接旨,敕曰,原有僧人玄奘,西去天竺,为我大唐取得经书,今已返回京师,着令武安王陈宇与其接洽,安置于弘福寺,待朕洛阳归来,再行召见。”

陈宇乐了,原来是唐僧啊?

当下他接过圣旨,和张贵又寒暄几句,这才乐呵呵回到饭桌上,一干妻妾好奇他为什么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

“夫君这是怎么了?不过是去安置一个天竺归来的僧人,怎的像是要去见别家小娘子一般。”李漱笑嘻嘻的给陈宇夹过一筷子羊肉。

“诸位娘子不知,这玄奘有三个土地,大徒弟嘛,生就毛脸雷公嘴……”陈宇哈哈大小,顺势把西游记里的刻画胡诌了一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干妻妾倒是听的津津有味,王惜云还不忘追问道,

“夫君且说说,那玄奘和尚,真是金蝉子转世?”

李漱则暗暗攥紧小拳头,决定私下里去找那唐僧,要一块肉来,一家人分吃了,说不定还能长生不老。

玩笑归玩笑,陈宇下午吃过了午饭,披上玄狐大氅,领着一对府卫便来到四方馆,此时的玄奘刚回京,还住在这里。

“小僧见过武安王。”玄奘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给陈宇行了个礼。

一看之下,陈宇不由得大失所望,这唐僧哪里有电视里演的这么丰神俊采,也难怪,十七年来风餐露宿,一路上少不得还要忍饥挨饿,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你能指望他长的多英俊?

“呵呵,玄奘上师免礼了,孤王此番奉旨前来接待,还请上师随我移步弘福寺。”

陈宇对玄奘倒是还算客气,一来人家的确辛苦,十七年不求名利的给大唐弄来一堆经书,二来从小看西游记,唐僧的名头还是响当当的。

“如此便有劳武安王了。”玄奘也不矫情,对于他来说,住哪儿都一样。

当下,陈宇吩咐府卫把玄

奘的经书一并抬着,陪他来到弘福寺,并和寺里的住持打了个招呼,这就算把唐僧安置下来了。

待入了禅房,陈宇嬉皮笑脸的走上前几步,

“敢问上师,一路上可有收得几个徒弟?”

玄奘一头雾水,忙合十道,

“武安王见笑了,小僧佛法粗浅,见识短缺,故而不敢收徒。”

陈宇撇撇嘴,这玄奘和尚没徒弟啊?看来吴承恩还真能编故事,哪怕有两三个真实的徒弟也好啊。

但陈宇不死心啊,继续问道,

“呵呵,那孤王想问问,上师可到过女儿国?”

原本是开玩笑的语气,岂料玄奘老脸一红,忙躬身道,

“武安王见多识广,竟也听闻那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