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同心协力,做大做强(2 / 3)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3591 字 2022-03-10

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卖给陈泰来,表面上来看确实能增加陈泰来的实力,但是往长远了看,在花钱就能买到燧发枪的情况下,陈泰来还会砸下真金白银的让人自己制造吗?

等到陈泰来彻底习惯了造不如买的时候,孟良崮只要断掉火药供应,陈泰来手里的燧发枪就成了烧火棍,就算陈泰来的军中还装备了大刀片子,可是大刀片子那玩意能跟燧发枪比射程?

眼看着一众大大小小的扛把子们都想明白了,朱劲松这才笑呵呵的说道:“怎么样,现在没人反对把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卖给陈泰来了吧?”

一众大大小小的扛把子们疯狂点头,唯独刘怀文沉默不语,只是一个劲的吧嗒着旱烟锅子。

把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卖给陈泰来当然没什么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百丈崖那边的产量,根本就不足以大批量供应。

想要大批量制造没有线膛的燧发枪就得扩大百丈崖那边的规模,扩大规模就意味着更多的设备和人手,设备和人手都需要钱。

所以刘怀文这个孟良崮的大管家就很头疼。

外加心疼。

……

陈泰来最近挺忙。

拿下了大半个兖州之后,陈泰来先是登门拜访了曲阜的衍圣公。

陈泰来的本意是想要邀请衍圣公孔宪培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一起反清,却不想我鞑清的衍圣公孔宪培对我鞑清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即便面对陈泰来要么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要么饿死的威胁,我鞑清衍圣公依旧郑重声明,哪怕他孔宪培被饿死,被砍头,也绝对不会帮助陈泰来这个反贼。

陈泰来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此前被朱劲松那个瘪犊子给坑了。

当初约定两家分兖州的时候,姓朱的就说把泗水以西的地盘都给自己,姓朱的则是兵出泰安,跟自己共同对抗鞑子。

当时自己还暗笑那姓朱的真蠢,毕竟只要能说动衍圣公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一起反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名分大义。

现在看来,姓朱的估计早就料到了一旦衍圣公不配合就十分不好处置的问题,所以才会把泗水以西的地盘都让给自己。

然而让陈泰来绝望的是,现在木已成舟,泗水以西的地盘都归了自己,衍圣公府这一家子也正好在自己的手底下,偏偏又他娘的打不得骂不得,简直就是彼其娘之!

陈泰来也不是没想过真个宰了孔宪培或者把这一家子都饿死在孔府里,好全了他们为鞑子尽忠的忠义之心,可是一想到这么做的后果,陈泰来又忍不住心里发虚,无可奈何之下,陈泰来只能在手下人劝谏的时候选择就坡下驴,暂时放过衍圣公一家。

当然,放过衍圣公府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在此之后,陈泰来在兖州读书人之中的名声就好了很多,也确实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投奔陈泰来。

陈泰来先是趁机收下了这些读书人,接着又认真听取了这些读书人的意见,然后总结出了一套陈泰来式的反清套路。

先在兖州、济宁站稳脚根,接着再开疆扩土。

陈泰来都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再占据了兖州济宁,天下想要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就会响应自己,回头再找一个前明皇室遗孤供起来,等到反清复明的大业成功了之后再让他暴毙。

简直完美。

基于先站稳脚根这个前提,陈泰来先是派人跟八卦教接上了头,准备两家共分曹州,接着又加大了带领兖州和济宁乡绅搞农会的力度。

没错,就是带着兖州和济宁的乡贤士绅们搞农会。

虽然陈泰来一开始的时候也想学习朱劲松搞农会,但是在那些读书人的苦苦劝谏之下,陈泰来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根基是一众乡贤士绅而不是那些穷的嗷嗷叫的泥腿子,所以陈泰来版的农会,是由乡贤士绅们带头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