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衣锦还乡加大投资(2 / 4)

上一个春节,陈潇一家人全部都来到了长泽洲,并没有在江州过春节。

陈潇的确是很久没有回来过了。

周凌华开玩笑说道:“这算不算是衣锦还乡?”

陈潇哈哈大笑。

很快飞机落到了江州机场。

这一次陈潇返回江州,最主要的就是考察目前江州科技园区天工科技的相关工厂的运行情况。

加大对这一些工厂的投资,为这一些工厂增添设备,增加技术员工,布局未来的生产项目。

如果江州市这边的营商环境还不错。

陈潇不排除会加大对江州的投资,将长天科技的整个制造业基地,从沿海地区向江州倾斜。

江州这边的物运成本的确要高一些。

但是如果形成上下游产业级,都包含之类的产业集群,那么物流成本就会被消化掉。

把工厂开设在江州,也并不比开设在沿海地区要差。

何况江州还有一个沿海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人力资源成本可能连沿海地区的一半都不到。

现有的制造业,其实就是密集型的劳动产业。

人力成本通常在整个产品成本的10左右。

在深市的一些高端制造行业,人力成本甚至会占到15~20。

而把工厂设置在江州,陈潇有信心能够将人力成本压缩到10以内,甚至压缩到5左右。

能够压缩到5。

那么自己的产品将会有极大的竞争力。

这一次陈潇从苏杭市来江州,没有惊动过任何人。

只是给江州的相关部门提过一下。

要知道江州的相关部门还是相当的重视。

一大早就派遣了重量级的人物到机场那边等着。

机场还出现了很多欢迎陈潇的标语。

这反倒是把陈潇弄得很不好意思。

见到了江州市招商部门的相关领导之后。

陈潇开玩笑说道:“这样未免太过于隆重了。”

“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

江州市相关的领导说道:“陈总还有投资咱们江州的意向,咱们江州荣幸至极啊!”

时代的变化相当的快。

改革开放30年之后,很多城市也恍然大悟,必须要把资本引进来,把人才引进来,把产业引进来,这个地方的经济才能够活。

经济活了,地方的管理者才有钱,有能力去加强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不然的话只有固步自封,一直生活在农耕时代,或者是手工作坊式的自有经济时代。

这些年来,很多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

有一些城市为了引进一家企业,不仅是在政策上的无底线的妥协,甚至在一些规章上面的无底线的妥协。

但即便是这样,有些地方还真的是找不到企业过来投资。

究其原因还是,位置偏远,营商环境恶劣,人口素质较差。

这些原因放在内陆城市,一投一个准。

江州也是典型的内陆城市。

所以江州招商的困难程度,要远远大于沿海城市。

如果不是长天科技的一些产业在这里顶着。

江州甚至连二线城市都算不上,最多算一个准三线。

现在长天科技的老板要返回江州,可能会加大对江州的投资力度,江州的相关领导怎么可能不重视?

能够留下一个长天科技,其价值要比留下几十上百个垃圾企业大得多。

到现在为止。

江州的管理层还在说着几年前和长天科技谈判的失误。

大家十分后悔,要使当初江州的管理者眼光再长远一点,站位再高一点。

能够把长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