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敲打(1 / 2)

唐诗在晒种。

种子下地之前本应该用农药拌一拌,这样种衣上有了农药就能够抵抗地下的害虫吃种子。

现在条件不足,便是能从空间里兑换,却也换不来——

没这个库存。

唐诗只能想别的办法,寻找一些虫子不敢靠近的草药,将这些草药晒干磨成粉后,拌在

这些粮种里面抵抗害虫。

这多亏了段嘉茗帮忙,她母亲莘桓是一位行走四方的大夫,看病问诊精通药理。

给唐诗好些便宜又好用的草药。

许十八郎只觉得这些种子现在都古里古怪的,“唐小四,咱们不经常说什么五行相克吗?别回头这些草药齑粉再克这些种子,万一不发芽那怎么办?”

“那就换别的试试,你以为种地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育种工作从来难如登天,有温室大棚还好一些,没有这条件的时候一年撑死只能种两次,而一类种子的培育往往需要十多次的种植繁育。

不用上五六七八年,那都不能称之为育种。

更别提那些果树了,桃三杏四梨五年,要不咋说十年树木呢。

王三郎看着唐诗在那里说的头头是道,“那指不定日后四妹就成了咱们大魏朝的大司农呢。”

许十八郎闻言乐呵起来,“那好啊,咱们大魏朝可从来没有女子为官,要是唐小四你真的当了大司农,可别忘了提携你二哥我。”

唐诗瞥了一眼,“没出息。”

许十八郎呵呵一笑,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我本来也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

他们两个嘴上说着,也开始帮唐诗在那里收拾种子。

还别说,这次胡莱和许十八郎从西域那边带来了好几百斤的种子。

当然河套府有田地何止千顷,这些种子其实并不够用。

不过是用来给唐诗做实验的。

唐诗也趁机浑水摸鱼,用星星和积分兑换了许多高品质粮种,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那么多年,在家中又是说一不二的,王三郎等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种子做这么细致的区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等着这边种子晒好,唐诗分了一些给段嘉茗,让她带回家去栽种,还有一些则是留给了许十八郎,他的宅邸也能栽种这些粮食瓜果。

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栽种到了自己那一百亩试验田里。

河套府这边春日来迟,再加上到了九十月份气温骤降的厉害,这些农作物只能种植一茬。

比不上其他地方一年能种两茬,得到的粮食更多一些。

前段时间,唐安淮根据河套府的土质松软的特点,又与几个老木匠一起改进了常用的耧车,将三齿耧的耧辕改成曲辕,又增加了耧铧和耧腿的曲度。

这样更便于耕种浅耕。

再加上养马场的战马也用来犁地耕种,倒是让百姓们的耕种轻松了许多。

要知道过去耕田要么是靠牛要么就是靠人力,老黄牛也不见得是大家都养得起的,所以大部分的时候以人力为主。

现在有战马,又有这般轻便易用的农具,河套府的四五月份都比往年轻松欢快了许多。

消息传到京城时,有探子将这改良后的农具图纸一并呈到庆历帝的御案前。

“没想到唐司业倒是个有想法的,之前在国子监倒是屈才了。”

太监总管吴德海小心的打量着帝王的情绪,说了两句。

庆历帝轻生一笑,“还有什么?”

“临远侯府的六公子最近也在河套府忙活,不过他好像是跟西域那边通商赚钱。”

“西域?”

安插在河套府的探子连连解释,“贩卖丝绸布匹到那边,听说赚了不少钱。”

庆历帝闻言脸上笑意更甚,“他倒是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