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你得给本王干多少年?(2 / 2)

顿时间不由激动起来,燕王此举只不过是想让百官们出点血罢了,

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只不过是一块功德碑而已,也算是给这些百官们一个交代,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所带来的效果竟然是如此之好!

竟然还引起了长安百姓如此踊跃的捐款,虽那些捐的钱与此次赈灾银两与百官们的捐款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但是这却代表了长安百姓的拳拳之心,这几万两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将要比几十万甚至百万还要更加贵重!

因为自古以来,民心难得,秦王之所以能够有这般实力,就是因为得尽天下民心,秦王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开城相迎!

然而就算是以秦王仁德的名声,哪怕此次担任三道赈灾总管的是李世民,但也不可能让长安百姓如此慷慨解囊!

“百姓之心不可辜负,周清,随我出去看看吧!”

李默一愣,顿时间长叹一声,而后到,长安百姓如此之举,是李默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立功德碑也不过是顺手为之而已,算得上是给朝堂上文武百官一个的交代,

毕竟就算是立下那块汉白玉功德碑,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

朱雀大街,功德碑所立之处,

此时围在功德碑的长安百姓,已经不能够是里三层外三层了,此时功德碑前已经可以是万人空巷,

不知多少长安百姓蜂拥前往功德碑处,哪怕朱雀大街宽有五十丈,但此刻也已经被挤得满满当当!

卖菜老王推着车,艰难无比的从人群当中向外挤去,这些长安百姓因何围观过来卖菜,老王比谁都清楚,

因为短短半日时间而已,功德碑之事已经传遍了大半个长安城!

几乎所有的长安百姓都在口口相传,此次旱灾蝗灾虽然严重,但是三道百姓有福,因为此次负责赈灾的是大唐燕王殿下。

从朝廷得知此次三道之地的旱灾蝗灾,到决定赈灾总官人选,以及燕王出京赈灾的时间,几乎是在短短数天之内便已经完成,

而且准备工作可以是相当到位,朝廷拨出六百万两,燕王前去三道之地赈灾,百官捐银一千两起步,甚至燕王一个人就捐了十万两银子,

,